2021-12-31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不仅渗透性强、而且带动作用大,在推进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供应链、生态链重塑变革的历史机遇期: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产业链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也在改变全球产业布局。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都将遵循这样的逻辑。
多年来,谷川联行不断推动一系列电子信息企业在各地落户,有幸促进了产业的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实战过程中,招商人员对行业进行了深度调研,掌握了一定的行业发展趋势。
积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
中西部渐入新常态
我国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移,呈现出东部向东南沿海,再向中西部地区、越南转移的态势。
目前,中西部地区正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合肥等中心城市为重心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以成都为例,从2008年到2020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12年间实现了从千亿到万亿的跨越式发展,规模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近两年,谷川联行先后为成都引进了富瀚微电子、亚德客、鸿昇电子、嘉捷通、佳祺仕、东正光学、地满科技、辅成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协助当地把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富瀚微电子专注于以视频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开发,是AI智能芯片领域的瞪羚企业。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更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 2021年,谷川联行助力路盛达实业有限公司落户娄底市娄星工业集中区,项目全部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20亿元。
在湖南娄底市落户的路盛达实业,同样是谷川联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代表性案例。对当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激发产业集聚效应,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十分巨大。
在谷川联行的推进下,美国威世世铨、英国思瑞克斯、凯普林光电、东航光电等电子信息企业选择落户于此,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及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电子信息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从全球产业分布情况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体依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继续保持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领域的优势。
中国、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依托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步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升级。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
逐渐呈现价值链分工态势
美国在云计算、互联网服务、软件、半导体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日韩以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其中日本偏向电子元器件、韩国侧重半导体;
中国台湾以半导体代工及电子元器件为主;
中国大陆以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互联网服务等为主;
越南、印度承接部分组装与零组件业务。
中国电子信息市场规模达世界第一
但附加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4年以来,在政策及资本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在电子高端制造、半导体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处于产业链附加值低的中后段,国内厂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低,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统计,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平均利润率约为4.40%。
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重构已经开始
当前,全球掀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但美国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封锁力度仍未减弱,加之中国人口红利、人力成本、业务与需求的驱动,部分外企选择将工厂转移至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等。
美国对我国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出口限制,将可能导致我国在代工生产中不再具备优势。未来十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向“技术密集及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瞄准“新基建”机遇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迈进
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中长期看,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客观要求。
有别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下,以新基建为核心,数字经济未来是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打好基础有助于构建发展格局。
不难预见,新基建的重要机遇将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对地方政府而言,吸引与区域主导产业相匹配的优质项目落户,是招商工作的首要目标;企业进行选址投资的决策也越来越慎重,必须综合对政策、市场、人才等因素进行系统评估。
深耕招商引资领域12年,谷川联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赢得了政企双方的共同信赖。多年来,谷川联行不断促成国内外电子信息企业在最适合发展的地区落户,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未来,谷川联行将以突破性创新思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链聚集,加速成果转化与落地,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迈进。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400-115-0199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