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天津被严重低估了?

2022-05-17

5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的通知,比2021年提前了足足18天

图片

联想到仅为0.1%的一季度GDP增速,天津为何这么急,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年,天津遭遇了许多不可抗因素,失去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同时,也被不了解它的人贴上了“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标签。

然而,这座城市的潜力,被严重低估了。

疫情防控下的城市治理

现阶段谈论经济发展,疫情是绕不开的话题。

1月8日,天津成为全球第一座硬刚奥密克戎的城市。为了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直接四轮全市静默大筛,1月21日才实现社会面清零。

图片

后来疫情一直此起彼伏,筛查范围也从全市变成了以区、镇、街道为单位。但是因为控制得比较有效,全国人民甚至都没太关注。

这么近的距离,愣是没影响到首都,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全都如期举行。

代价也是有的,以餐饮、零售、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业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了一季度GDP数据上。

面对不断变异的毒株,天津没什么先进的抗疫经验。全市上下坚守的,无非四个字——

实事求是。

还记得第一轮全市大筛时,气温低至-4°C。为了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津选择了一个理论上效率最高的方式:扫码登记。

原理大概是排队时先扫码登记,等排到时再扫一下试剂管的二维码,直接测。

图片

工作人员显然高估了服务器的承压能力。系统崩了又崩,大家只能在寒风中苦苦等待,很多人排队超过2小时,脚都冻得没了知觉。

为了撑过第二轮大筛,笔者特意找出来好几件多年没派上用场的厚衣裤。

出门却发现,检测点已经改到小区内,也不用扫码了(换了新系统),工作人员按照楼号、门牌顺序逐一通知,整个流程只要10分钟左右。

图片

直面问题,快速改进。这是天津的疫情防控经验,也是天津的城市治理之道。

第一天大筛结束已是深夜,所有核酸筛查相关人员立刻线上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使用新系统。从那以后,一切井井有条。

谈到抗击疫情,天津有两位全国闻名的大神级人物——张颖和张伯礼

张颖,2020年初带队破解宝坻区百货大楼疫情“迷局”,凭借在新闻发布会上“抽丝剥茧”式的严谨分析,被网友尊称为“福尔摩斯 · 颖”。

作为疫情“防控”的领头人,她接受采访时只谈流调、防控问题,与专业无关的只字不提,哪怕是患者的救治问题。

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卓有成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作为疫情“救治”的领头人,他接受采访时只谈疾病的影响、救治方案,与专业无关的也是只字不提,哪怕是疫情防控问题。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正是实事求是吗?

“文火慢炖”与“大火收汁”

天津的实事求是,也体现在经济领域。

几年前,天津主动挤出GDP“水分”,经济总量逐渐跌出全国前十,虽然失掉了“面子”,却靠着发展理念的转变,收获了“里子”。

2021年9月,一则科技新闻登上热搜:

我国首次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

其科幻程度相当于让“喝西北风”变为现实,看到该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才相信这的确是实打实的硬核科技。

创造这个“科幻故事”的团队,来自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图片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坐落于天津空港经济区,一期建设4.3万平米科研大楼、60亩科技园区。

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生物制造一直以来都是天津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创新源头,也成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

产业有沃土,自有凤凰来。

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引进重点招商项目1367个,其中世界500强重点企业投资项目39个,实体项目327个。共有20个智能科技项目、85个生命健康项目入区发展。

生物制造产业重大成果的高光时刻,只是天津产业和人才厚积薄发的冰山一角。

2022年一季度,虽然全市GDP增速仅0.1%,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集成电路3条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18.7%、48.3%、21.9%

图片

锚定“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早已抛弃了过去的“唯GDP论”,实事求是地深耕产业转型升级,为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谈到未来,总能听到这样的论调:

天津6年间人口骤降70万,人口增长乏力,城市注定会逐渐收缩,没有未来。

但是,单纯堆积人口并非产业升级之道。

这些年,天津累计关停整顿“散乱污”企业超过2万家,大量搬迁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者肯定会随之离开,这并不意外。

喊出“制造业立市”的天津,绝不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要瞄准高端制造业——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关键。

所以,比起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人口素质。

近日,天津市教委发布《天津市教育设施部教育规划(2018-2035年)修改》项目公示,将规划形成六个高等院校聚集区,近期就要在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高校聚集区建设规划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天津仁爱学院、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

不难发现,天津正在围绕产业布局高等教育资源,决心用优质产业留住高素质人才。

此外,天津近些年抵制“高考移民”的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硬。

2021年5月,天津严打违规代办落户“黑中介”,抓获嫌疑人110人。

2021年7月,天津日报用很大版面发布违规户口处理公告,共涉及400余人。

2021年8月,天津印发《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在天津参加高考要有3年本地高中学籍。

2022年4月,天津继续清退违规办理“海河英才计划”人才落户,涉及200余人。

如果放开“高考移民”,海河英才的落户规模会更壮观,天津的人口数据也会更好看。

但是,只有人们真正愿意留下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这座城市才会更有活力。

天津本就是座移民城市。

只要你愿意为城市发展出一份力,那么来了就是本地人,都可以共享这座城市的配套资源。

可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张高考通行证,那天津或许真的不甘心只做一块跳板。

从产业发展到人才政策,处处都透着这座城市的务实——不求高大上,也不求短平快,但求真实、有效。

天津有道家常菜:独面筋。

要用文火慢炖,把面筋“独”得绵软、入味,让面筋吸满汤汁和调料,这道菜才叫成功。

转型升级期的天津,还处在“文火慢炖”的阶段,待到“大火收汁”之时,必将惊艳所有人。

广东的过往,天津的序章

谈产业升级,不能不提广东。

2008年,广东开始实施“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战略,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

具体过程是:引导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西北及外省转移,而粤东西北的高素质人才则向珠三角转移,为产业升级积蓄力量。

搜索那几年的广东经济新闻,类似《珠三角“腾笼换鸟”进入阵痛期》的标题频频出现。

更有甚者,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但是随着“新鸟”进笼,广东的产业格局已悄然改变:以“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为代表的“广东制造”,逐渐升级为“广东智造”。

图片

《南方日报》报道,广东“腾笼”5年,转移或淘汰近7万家弱小企业,涉及投资额600亿元,同期重大项目开工总量和规模皆创历史新高。

深圳也从当年的“前店后厂”和“三来一补”华丽转身——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华大基因等科技巨头,无不在那时进入快速发车道。

从2008年到2021年,广东GDP增速的起伏,已经生动地描绘出这场“腾笼换鸟”的转型之战,是一场比耐心、比定力的“长期战争”。

广东的过往,是天津的序章。

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阵痛是难免的。求真务实的态度,能帮助天津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作为工业重镇,天津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依然明显,经济暂时失速并不可怕,一旦新的发展动能驶入正轨,很快就会恢复活力。

开头提到的《通知》与2021年的最大不同,就是把经济工作的任务分工单独列了出来。

比如“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都显示出天津要坚定不移吃科技饭、走创新路。

笔者虽然经验尚浅,但是作为一位关心城市发展的天津人,还是想借机提几点建议:

国有企业的“归位”

整合重点产业链的大旗,需要国有企业扛。

这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三是科研成果转化。

比如,产业园区的建设投入和产业链整合,就需要政府牵头,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担纲,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补充。

图片

再如近年来国家力推的“新基建”,其中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等领域,需要大投入、大整合,必须国有企业担纲、民营企业补充。

而关键技术的研发,则属于高投入、长投入、高风险的领域,大多数民营企业不足以承担其中的风险,需要国有企业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有必要逐步退出部分带有垄断性质的竞争性行业,给民营企业的发展留足空间,并帮助民营企业在实现关键技术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民营企业的卡位

推动国有企业攻山头、打硬仗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让中小企业成为大国重器的重要补充。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长期深耕细分领域,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为先进制造业开辟新路。

天津5月10日印发的《通知》强调:

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成长体系。

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专精特新”融资需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大多不缺技术,也很有市场,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定价难,融资往往是最大的问题。

近年来,天津接连出资设立海河产业基金、滨海产业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城市发展拓宽思路。

截至2022年3月底,海河产业基金实际出资130.75亿元,带动母基金实缴529.96亿元,资金放大4.1倍;实现项目返投230个,已到位1647.95亿元,落地项目杠杆撬动达12.6倍。

在清科研究中心评选的“2021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榜单中,海河产业基金排名第4

图片

既要做好项目研判,又要利用金融手段帮助企业渡过瓶颈期,招商引资面临不小的挑战。

引入市场化招商引资机构参与招商工作,其实是一种双赢的手段。

宣传工作的补位

想要真正吸引、留住高素质人才,与产业配套的就业机会固然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内卷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城市的烟火气、幸福感,以及难以捉摸的“城市性格”。

同样是慢节奏生活,为什么在成都就叫“慵懒”,到天津就成了“不求上进”?

同样是码头文化,为什么在重庆就叫“耿直”,到天津就成了“痞气”?

问题可能出在宣传上。

天津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事,可以宏大叙事的那种。可一旦你开始用朗诵腔声情并茂地介绍这座城市,它似乎就变味了。

图片

天津应当是一座地道的市井城市,满是对平常生活的热爱。

网上能找到不少关于天津的段子,比如“暴雨过后的大白鹅”,比如“快板叫人做核酸”,但这些只是只言片语,只是冰山一角。

笔者家门口有个小饭馆,1月大筛前贴出通知,说要闭店一天,店员集体当志愿者。

全市大筛、小区封闭,肯定没几个顾客,继续开店有什么用呢?不如让店员都去帮忙,早点完事就能早点营业,还能落个好评。

一家小饭馆,出发点或许达不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但客观上就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放大来看,整个天津也是如此。

在这里,绝对没有小闺女会去给医护人员跳个“谢谢你,因为有你……”。大家排队时互相闲扯,甚至互相捧哏,不知不觉就消弥了隔阂,缓解了疫情下的紧张心理。

或许这就是冯骥才《俗世奇人》中描绘的天津和天津人:小事儿不计较,大事儿不含糊。

这种韵味最让人着迷,恰恰也最难宣传。




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

岁月如梭,天津劝业场的“十六字令”却历久弥新,似乎仍在指引着这座城市不断前行。

图片

从“天工开埠”到“制造业立市”,天津并未放慢脚步,只是在默默积蓄力量。这里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有面对困难苦中作乐的精气神,产业升级的道路虽难,但是难不住天津人。

你我都身处其中,自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