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如果说中国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是一锅煮得香气四溢的粥,那疫情就是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
伴随着全国疫情的此起彼伏,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的GDP出炉,结果让人眉头紧皱,市场的信心备受打击。
恰逢上海全市疫情防控,A股开盘暴跌......
在国内经济市场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基建政策再度加码。
重拾起基建这剂“良药”,能否帮助我们突破困境?
“铁公基”功成身退,新基建登场
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一直是超大规模基建的受益者,在经济下行时搬出“大兴基建”的决策已不是一两次。
1998年在国内外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政府以国债为“发力点”反周期调节经济,主要投资于基础建设,通过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来扩大财政支出,并以此带动内需,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1998年,习水县县城环线公路建设
这些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城市圈中高楼大厦林立,铁路机场四通八达,可这并不意味着基建已经达到完善的水平。
特别是现在,我们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更要抓紧基建这个“稳投资”“稳增长”的抓手,这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的一步。
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
随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逐步走向经济结构转型的阶段,在贸易战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仅仅是“铁公基”已无法满足供给需求。
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多次会议中被频繁提起。医疗信息化、大数据算法、新能源新材料还有充电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新基建带着时代的烙印,即将继承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建的衣钵,带领国内经济创造投资规模的新高点。
筑牢发展的锅子,升级创新的盖子
新基建应该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面,否则将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换句话讲,就是把早晚要干的重大项目,经科学论证后,适度提前到“十四五”前期实施,才能发挥其最大最好的作用。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传染病医院,金银潭经过改造且专门接诊重症患者,床位数量还是无法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那年一篇关于亚洲国家重症床位的研究显示,我国每10万人ICU床位仅为3.6张,显著低于韩国、日本、新加披,甚至低于伊朗、马来西亚等中上收入国家。更不要说医疗资源大国德国,ICU资源水平达每十万人29.2张。
很显然,医疗资源紧缺是目前我国医疗基建领域的一块大短板。居安难思危,一旦平稳的秩序被打破,这块短板会让整桶水溢出。
好在我国防疫管控灵活高效,人民高度团结,才再度抓稳了这桶水。稳定局面是首要,补齐短板更是关键。
因此高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区域,这也被称为“医疗新基建”。 一直以来,我们只专注于怎么样把粥煮得香、煮得营养,却忽视了内外部潜在的威胁。粥的味道固然重要,但也要不断地坚固锅子,给锅加上智能创新的盖子。
不只是医疗,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都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不仅能在宏观上拉动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更能在微观上对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科研创新、稳定就业和惠及民生起到重大作用。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度加快,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运输的需求大幅提升。
全球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
根据《2021~2022年全球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算力水平增幅居世界之首达到13.5%,AI服务器支出规模同比大幅度增长44.5%,首次超过美国位列第一。
AI计算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最前沿的计算能力。这也体现出,我国为了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拔得头筹,利用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对算力的效率和规模十分重视。在全世界“挤破头”争抢在“数字经济”市场的一席之地时,国内建设数据中心的工作也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落实。 我们要借助“数字+实体”的融合升级和数据要素创新的力量,推动经济重回轨道,稳步向年度GDP5.5%的增速目标靠拢。
在这个节点上,紧抓“新基建”,争取赛道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是决胜的关键。
“东数西算”是新机遇 ,“重建轻用”是绊脚石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新基建的投资规模在数千亿至数万亿不等,大有赶超当年“四万亿”之势。
“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让渴望优质项目的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看到了重大的投资机会。
▲“东数西算”工程涉及相关产业链
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相继披露已投资数千亿元在贵安、乌兰察布等地部署建设数据中心,到现在仍在不断升级扩建。
“东数西算”工程作为我国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在给予国内经济市场投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是时延问题,并非所有的数据中心都适合在西部地区布局,对网速要求较高的业务如灾害预警、远程医疗等还是会在东部枢纽布局。
第二是电价低网费高的问题。在国家推出相关引导政策的同时,各地方也在进行多种尝试,例如企业组成联盟与运营商谈判,或者地方政府组建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通区域网络成本高的堵点。
第三是“重建轻用”的问题。
数字经济热圈中,各地纷纷投资建设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往往相互分离,缺乏一体化的战略规划,容易引起烟囱效应,造成存量堆积。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中西部的数据中心资源相对过剩,西部的数据中心整体空置率在50%以上,部分区域上架率不足10%。报告将过剩的根本原因总结为,很多数据中心的建设由政府和资本驱动,并非用户市场需求直接驱动。
不止是数据中心会建设过剩,其他新基建领域或多或少也有这种情况。
同样位列新基建七大范畴之中的充电桩,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全国25座大型城市中,有22座城市单个公用充电桩的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闲置情况引发外界关注。
“一呼百应”“盲目跟风”,拥挤的赛道必会产生不公平的竞争,到最后留下一堆无效投资和烂尾工程,又浪费资源又增加负债,一切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规避“重建轻用”的情况?
首先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科学统筹规划。例如,“东数西算”工程也明确布局了枢纽节点和建设中心,强调集群内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把随意分散变成有效聚集才能产生正面的规模效应。 新基建虽然继承了“铁公基”的衣钵,但不只是换了件外衣。相比传统基建,新基建更贴合市场需求,更依赖企业的投资。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转换角色,从直接的投资者变成间接的引导者,而企业成为新基建投资的主体。
作为引导者,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激发市场需求,疏通行业堵点。像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这类新基建一次性投入门槛较高,需要通过引导来促进市场需求快速释放。成本降低之后,一旦有市场用户需求,企业就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服务,最短路径实现价值,高效提升基建利用率。
为了更大的调动市场投资新基建的积极性,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一是留足空间,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让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给足政策,加大对新基建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三要加足马力,加快相关领域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最后,如果只在意眼前企业能带来的经济增加值,从而忽视供需适配问题,那么就算项目成功落地,对当地产业产生的服务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各地的引导者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招商引资工作,切勿盲目跟风。精准承接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高千尺,根深沃土。
我们要蓬勃向上高质量发展,也要向下深扎“创新建设”的沃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韬光养晦、力求突破,切实践行高质量发展不再是空口号。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400-115-0199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