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爆火,但招商人不该只看到第一层

2022-06-23

最近,一位被称为“中关村周杰伦”“人间在逃兵马俑”的带货主播火了。

随着新东方的业务转型,这位“下岗名师”摇身一变,成为了东方甄选的带货主播。不过这老本行不能丢,他竟然一边带货一边教起了课……

就连笔者这种“直播带货绝缘体”,都没管住自己的手,竟然在新东方的直播间下单了。

但是,作为招商人,不该只看到这一层。

我们更应该挖掘的,是新东方更深层次的企业品质。或许这才是让它在危机中更换赛道,仍然能做大蛋糕的关键原因。

普通的企业创造利润,伟大的企业创造什么?又需要什么?

这不仅是对企业家的提问,更是留给我们这些招商人,乃至各地主政者的时代命题。

属于直播电商的“产业升级”

新东方的直播带货,确实名不虚传。

同样是卖农产品,以前的主播要么搞价格战,把“全网最低”当成最大的卖点。

要么穿上民族传统服饰,试图营造氛围,虽然花了些心思,但还是表面功夫居多。

而新东方把知识和文化带到了直播间。

比如卖一根玉米,主播可以从童年的无忧无虑讲到 young and carefree,从仲夏夜的繁星点点讲到井里冰镇的西瓜,从美食讲到情感的链接……

他们甚至请来了曾经的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现场交流如何帮助农村、农民的话题——这是把助农当成了教书育人的延续。

有知识、有文化、有氛围,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构建了一个能令人沉浸其中的场景,再加上选品和供应链保障,让消费者认可并放心购买。

也许这才是直播带货应有的样子。

而站在更高层面来看,新东方直播间的爆火,也给“稳定消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最近一段时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不少人降低了对未来的预期,开始缩减消费,这给国内的经济循环造成了很大影响。

仅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并非长远之计。

如果居民消费这块“短板”补不齐,甚至还变得“一短再短”,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只能沦为一纸空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一方面通过减税降费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把大家的预期稳住;

另一方面通过发放消费券,定向提振消费。

但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政策对消费市场的刺激效果仍然不佳。

这时,就特别需要“一股力量”,把大家从疫情反复冲击造成的“低欲望状态”中拽出来,找回当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力量,正在新东方的直播间中萌芽。

综合利用数字技术与文化知识,新东方再次革新消费场景,对“叫卖式”带货形成了降维打击。

就直播电商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产业升级。

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在各行各业有一定积累的人,进入一个个新兴的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新时代,也必将给予新生代以及一直保持年轻心态的人更多历史机遇。

履行社会责任,不只是“砸钱”

提起“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砸钱”

那么,现金流紧张、无法直接捐款捐物的企业,就不能履行社会责任了吗?

当然不是。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会反复问自己:我的企业掌握着哪些资源和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怎样创新地配置它们,为社会效力?

这种思维可以激发一些伟大的构想。

就像新东方的“双语直播+知识型带货”,你当然可以把它理解成这家企业的一次“降维生存”。

但是,当全民都在玩直播带货的时候,这个新兴行业要健康地发展下去,靠的不该是哗众取宠,不该是扮丑卖萌,而是从业者的“良心”。

归根结底,还是履行社会责任。

利润之于企业,恰如呼吸之如生命。呼吸是生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活的目的。

同样的,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这一点,国有企业的感触应该更深。

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天生就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比如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就业、落实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保护消费者权益……

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国有企业要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扛起更多社会责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在与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挥手作别,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而产业升级的大旗,需要国有企业来扛。

这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三是科研成果转化。

比如,产业园区的建设投入和产业链整合,就需要政府牵头,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担纲,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补充。

再如近年来国家力推的“新基建”,其中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等领域,需要大投入、大整合,必须国有企业担纲、民营企业补充。

而关键技术的研发,则属于高投入、长投入、高风险的领域,大多数民营企业不足以承担,需要国有企业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比如,中国IGBT芯片的崛起。

2004年,国内首次引进高铁之后,国内铁路时速就如同开挂一般直冲300km/h,但是不能自主生产IGBT模块,始终是一大困扰。

▲ 一列八节高铁上需要使用 128 个 IGBT 模块,每个模块包含 24 个 IGBT 芯片。这样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当时中国每年需要采购十万个,花费高达 12 亿元。

贵只是一方面,如果无法国产化,中国高铁永远会被国外通过IGBT模块“卡”脖子。

为了拥有完全自主的“中国芯”,中车株洲10年间完成6次海外并购,通过技术引进和吸收,终于把IGBT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时间拉回到2008年。

中车株洲刚刚完成对英国功率半导体厂商Dynex的股权收购,面临着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一种是直接复制Dynex的6英寸IGBT生产线,快速实现产业化生产;另一种则是坚持技术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自研建设8英寸IGBT生产线。

相比之下,第一种方案更加短平快,可以快速让企业获得收益,在中车株洲内部有很多支持者。

最后,中车株洲研究所董事长丁荣军力排众议,果断拍板,建设8英寸IGBD生产线。

“不能总是追赶别人,我们要超越。”

看准时机收购海外优质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当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尝试。

收购之后的下一步选择,彰显了企业担当。

“直接复制生产线、快速完成产业化”的方式并非完全无用,但是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才是新时代赋予企业的社会责任。

这一点,中车株洲无疑走在了前列。

近两年,随着“缺芯”成为全球性危机,IGBT芯片短缺也影响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占比最高,其次就是IGBT,约占整车成本的7%——10%。

尽管IGBT对于新能源车如此重要,但目前国内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只有比亚迪。

尴尬的是,比亚迪IGBT很难进入其他造车新势力品牌的供应链,毕竟谁也不会拿自己的企业,支持对手发展产业链。

紧急关头,中车株洲及时切入车规级市场,给中国车企吃下一颗定心丸。

轨道交通IGBT产品的电压高,工作环境特殊,技术难度非常高,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等低压应用领域时,完全是“降维打击”。

2021年9月30日,由中车株洲分拆出来的时代电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凭借着低于国外厂商30%的价格优势、及时交付优势、定制服务优势,时代电气与广汽、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建立了合作关系。

当国企与民企形成合力,国外IGBT厂商已经无法再用断供、涨价来“威吓”任何一家中国车企。

企业发展需要“有为政府”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东方甄选火了?

真的只是因为双语直播?

还是老师们自然地放下身段,让观众在玉米、牛排、鲥鱼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谆谆善诱?

其实,新东方这伙人,并非第一次降维生存。

俞敏洪曾在采访中回忆,1993年,北京正在修北四环,新东方的校舍被阻隔在装修泥坑里。师生们不得不踩着泥巴山、趟着下水沟上课。

后来,校舍搬到妙峰山下的废弃楼。夏天热得要中暑,他就买来十几个大冰块放在教室。晚上经常停电,师生们就自己带蜡烛。

俞敏洪开玩笑:这就叫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去年的“双减”政策,又给教培机构上了一课。

据统计,985的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正在变得越来越少。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下层的上升空间只会越来越窄。当教育资源要根据家境分配,有钱人就垄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教育公平,国家只能壮士断腕。

新东方磕磕绊绊,算是转型成功了。但还有无数从业者,被时代的浪潮挟裹着,负重前行。

当然,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存在完美无瑕的改革。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联想到招商领域——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不仅缺乏科学论证和精确研判,也难以保持“一片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企业被迫走上艰难求生路。

发现直播电商热,就纷纷培育各种孵化基地;看到全球芯片短缺,就大举建设半导体产业园;新能源火爆,就仓促引进所谓的造车新势力。

然而——

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时,有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 项目“上马”前,进行专业研判和甄别了吗? 高呼产业转型的同时,调研当地的营商环境了吗?有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吗? 为新兴产业制定的扶持政策有效吗? 对企业作出的优惠承诺,有风险评估吗?

最终要么项目暴雷,要么企业搬迁……急于求成的态度,不仅坑苦了自己,也害惨了一众企业。

大家常说企业要有差异化战略,然而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之手”,地方政府更要具备这种思维。

江阴、张家港可以对标昆山,但是同样的发展思路,放到中西部的县城就是行不通。

一味追赶对标,只会造成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最终不仅地方财政伤痕累累,企业失魂落魄,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随着时间流逝。

产业定位、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园区建设、载体设计、招商运营、企业服务……这些工作做得越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长久。

各地并非不想精益求精,只是无奈分身乏术。

我们当然理解,地方政府要管理诸多地方公共事务,疫情的反复,更是加重了基层的负担。

不过,新时代不仅赋予了企业更多机遇,也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选择。

不管是委托招商,还是产业咨询,亦或是招商推介会、招商品牌营销、招商实战培训、招商数字化建设,都可以选择与谷川联行合作,由专业团队提供直击痛点的解决方案

2009年成立至今,谷川联行资源库总项目数已超过73万成功落地长城汽车、亨通集团等6300多个项目,累计招商引资1500多亿元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谷川联行关注的不只是自己的得失,而是引领整个招商行业转型破局,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正在很多领域高歌猛进,改写世界格局,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必须面对更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

关键时刻,需要各位招商人乃至地方主政者扛起责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产业铸造锋利的剑,用锋利的剑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我们未来几十年要完成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