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飞机起飞需要机场,芯片发展需要市场。
很幸运,我们的市场足够大。
很遗憾,我们的人才和技术还没准备好上场。
8月9日,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可以说影响了整个芯片行业的走向。
根据法案内容,美国将向半导体制造与研发企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直接补贴,向在美国投资建设半导体工厂的企业提供25%的税收减免。
法案指出,享受这些巨额补贴的前提是10年内不得在中国建厂。
这显然是要封锁中国的高端产业。
关于“如何反制”的讨论,众说纷纭。
由于近期在东南海域发生的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一种说法非常受欢迎,那就是:
占领台积电。
似乎只要占领了台积电的总部,就能掌握最尖端的芯片制造技术,生产最先进的芯片。
这种想法很大胆,也很能激发爱国热情,初衷是好的,但并不现实。
白手起家,高开低走
在半导体领域,我们既缺人才,又缺技术。
人才研发技术,技术形成设备,设备在应用中“反哺”人才,这是一个闭环。我们之所以缺乏先进技术,是因为人才培养中断了。
1956年,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做出了第一支晶体三极管,落后美国9年。
1965年,我们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产品,落后美国7年。
同年,65型光刻机诞生,落后美国5年。
1977年,J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诞生。
1982年,KHA-75-1光刻机诞生,与当时最先进的日本佳能相比,只有4年的差距。
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才有人才。那时候虽然一穷二白,但是我们仅落后于美国,基本和日本同步。而台积电,甚至还没成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沉默了20年后,当台积电和ASML合作研发现在主流的浸润式光刻机时,我们的干式光刻机才刚开始立项。
我们并非没有认识到半导体有多重要,也不是没有培养过半导体人才,只是断代了。
本来还好好的,怎么说断就断了呢?
无奈的“半途而废”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落后得让人心酸。
当美国人坐着“波音747”全球旅行、日本人搭乘“新干线”往返通勤的时候,我们还在用蒸汽机车,很多生活必需品还要凭票供应。
穷,成了科研创新的最大难题,也成了遮住眼界的那片树叶。
台积电的成功,一方面是靠外部的有利条件,二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
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台积电更容易获取欧美的先进技术,也更容易得到欧美的认可。得益于美国的技术和产业转移,才站稳了脚跟。
于是,台湾不断加大投入,学校教育政策也及时转向,重点培养半导体人才。
坐拥先进技术,又不用面对花式封锁禁运,再加上重视人才培养,台积电的崛起是必然的。
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芯片不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悬在脖子上的刀。造不出原子弹,我们就会随时面对核讹诈,就不可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发展经济,事关生死。
芯片则像信用卡账单,虽然迟早要面对,但是在还款日到来之前,日子还是可以正常过的。
这边是未来的科技产业,那边是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这边是很久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芯片危机,那边是艰难困顿的十万万国民……
任何理性的决策者,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我们眼前的麻烦事太多了,在经济和民生问题面前,绝不能像造原子弹那样造芯片。
“贸工技”与“技工贸”
“贸工技”与“技工贸”,是两种发展路线。
前者的优先级是“贸易-加工-技术”,先通过代理销售和加工进行资本积累,然后再投入技术研发。后者的顺序则正好相反。
我们现在有钱了,只想要先进技术。
但是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就会发现,当时最需要的其实是资金。
1973年5月,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担任副所长的王守武,率领13人团队赴日考察。
这次考察有个意外收获,日本电气公司NEC愿意转让全套3英寸芯片生产线,这是一次引进先进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绝佳机会。
对方报价:一种工艺技术及设备3000万美元,两种4000万美元,三种5000万美元。
但我们当时最多只能拿得出1500万美元。
所以,当年我们不得不选择“贸工技”的发展路线,先成为世界工厂,再成为世界发动机。
很多人认为“贸工技”不重视技术,才让中国的先进技术停滞不前,其实不然。
两种路线,是殊途同归的。
技术是“贸工技”的终极目标,也是“技工贸”的初始动力,两条路线都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
以华为为例,这家通讯技术领先到被美国制裁的企业,选择的就是典型的“贸工技”路线。
华为最初只是做交换机的销售业务,属于纯粹的贸易公司。21世纪初开始研发核心技术,并适时进入手机市场,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但是,的确有一大批“贸工技”企业走歪了。
贸易只是积累原始资本的手段,但是,不少企业却沉迷于赚快钱,无法自拔。
躺着赚钱多舒服,何必费劲搞研发?
当时,还有政策要求科研院所、工厂要“自负盈亏”,于是出现了现在看来非常魔幻的一幕:
核工厂生产雪糕,雷达厂造电视,原本能生产光刻机的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不得不改行卖零食,最后还是破产了……
▲ 中核504厂生产的雪糕,承包了一代代兰州人的夏天,也撑起了那个年代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低头赶路的时候,是没工夫抬头看天的。
我们和发达国家在芯片行业上的差距,也就从4年变成了20年。
难以招架的“糖衣炮弹”
比起自己在“贸工技”路线上走偏,更可怕的是国外送上门来的“糖衣炮弹”。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EDA。
众所周知,芯片里的电路已经变得非常复杂,无法手绘,必须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英文缩写:EDA。
当年巴统组织对我们的封锁禁运清单中,就包含这项技术,重要性可见一斑。
1991年,国产熊猫系统诞生,我们有了自己的EDA,不仅功能强大,还斩获两项国际大奖。
结果没过多久,美国三大EDA巨头就光速“滑跪”,不仅迅速解除了封锁,顺带用降价和免费使用,大肆抢占市场份额。
“熊猫”,真的被“糖衣炮弹”炸成了珍稀动物。
更重要的是,欧美软件大行其道,不止让我们损失了一个国产品牌。从此之后,企业用的都是欧美软件,学校教的也是欧美软件。
于是,我们不得不在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里和西方竞争,脖子说被卡就被卡。
所以,8月13日美国再次挥出重拳,对EDA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时,业界的反应才会这么大。
而且,随着国内相关企业不断凋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机会越来越少——论文发了不少,能落地的技术却没几个。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测算,到2023年,我国需要76万名集成电路相关人才,而现在全行业从业者不过54万人,缺口达到了20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忌讳拔苗助长的。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现在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补课”了。
这对人才培养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幸运。
穷是原罪
芯片行业的第一波热潮,是个人电脑带动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有一段时间,身边总有人在讨论电脑芯片,什么奔腾、酷睿、双核。
▲ 还记得广告最后的那声“灯!等灯等灯”吗
其实,推动芯片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市场,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持续贡献,动辄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如何摊平呢?
但是,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还很穷,没钱消费,个人电脑直到2000年都是个稀罕玩意儿。
以当时我们的消费能力,撑不起来那些需要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吞金兽。
就算当时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就算国内芯片企业百家争鸣,谁来为他们的研发买单呢?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占领台积电,就能收获成熟的半导体人才吗?
不能。台积电的全球化氛围很浓,员工来自世界各地。占领工厂不难,要怎么留下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呢?
占领台积电,就能获得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吗?
不能。芯片的生产包括数百道工序,上千种设备,无数种专利。
台积电只是一个代工厂,它的上下游产业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生产芯片材料的,有研发制造半导体设备的,有负责封装测试的。得不到上下游的先进技术,占领台积电也无济于事。
按照现在的局势,想要拯救国产芯片行业,我们只有两条路:
第一,等待美国取消禁令。
第二,中国企业打通整条产业链,从硅片材料到半导体设备,全部拿下。
前者取决于美国,会被牵着鼻子走。
后者就像开着手扶拖拉机追飞机,虽然难如登天,却有着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
好在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这是极大的优势。
多年经验证明,越是西方封锁、限制我们的领域,我们越是能憋足了劲实现超越。
美国政府的咄咄逼人,对国内那些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来说,反而是一种利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它们必然会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和更多政策红利,一举逆袭。
那些原本对国产芯片、EDA软件不感兴趣的中国企业,也会基于技术安全的考量开始采购。
几十年后回望这段历史,也许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慨:必须给美国送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400-115-0199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