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如何构建更稳固的人脉?

2022-10-28

夜深人静的晚上,难免有那么几秒钟,会让人不自觉地多愁善感起来。

回忆起那次项目签约后偷偷抹下的眼泪,那位日理万机仍不吝赐教的领导,那家集体加班时大家必点的夜宵……

产业招商难做,一人势单力薄。人脉很重要。

那么,招商人到底如何构建稳固的人脉呢?

减量,也是增量

一般来说,在人际关系上,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抗拒

刚工作的几年,除了领导带着出去,下班之后极少会出去结交朋友,日常往来的可能也都是同期的几个人

原因可能就是有些内向,不知道或者不敢于与人交际,觉得心累。

第二阶段:加法

也许是领导的指点,也许是熟悉了环境,逐渐从与人交流的慌张中走了出来。

就算内心还有些不知所措,但表面上越来越沉稳,开始在社交上做加法。

与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可能光微信好友就加了上千人,觉得自己的人脉好像特别广泛,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里都有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沉浸其中。

虽然自己也明白,没必要过于热衷这些表面的热闹,而且交浅言深也是大忌。

但是,还是会经历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减法

随着年龄增长,担子变重,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

像以前那样做加法,已经撑不住了。

酒肉朋友并不可靠,真正可靠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工作中产生的彼此信赖。

陌生人之间的信赖很难达成,但一旦达成,反而会特别稳固,而且有助于自己的个人口碑。

这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做减法,把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

无论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找过来,是你负责的绝不推诿,不是你负责的也不简单回绝,而是主动协助对方寻找正确的路径。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工作的配合,任务只要接下来了,无论多难多复杂,一定履行承诺。

有一次,有位同事找到我说:我知道这件事不归你管,但我也搞不清楚到底该找谁,就想到你了。这简直是莫大的认可。

利他,也是利己

有人说,这不是替别人白干活吗?

表面上来看,确实是。

本职工作这么多,还要帮别人解决不相关的问题,如果以后也不会有求于他,还真得不到什么回报。

但是,这种想法过于短视。如今,每个人都被放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通过更多途径,与更多人连接在一起。

因此,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从与他们交往中占一时便宜,而在于能与多少人建立稳固的沟通渠道,能被多少人认可,进而推荐给其他人。

利他,也是一种利己。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你会了解更多事情,建立更系统的认知,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这种好口碑很可能在未来,带来超额的回报。

而且,承诺的事情一定可靠地完成,也能让信任关系更加稳固。

人脉,是自身价值的投影

人与人相处的道理是相通的,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我认识一名民营企业的副总裁,前几年还是江苏某市的一位招商局长。

多年来,他一直遵循这样的处事方式,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主动钻研行业和公司业务,还要学习投资、运营的事。

不懂就问,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到了民营企业也是这样,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自行调研思考解决方案,并且实践验证,还主动分享,没几个月就出名了。

只要碰到类似问题,就有天南海北的同事来咨询、寻求帮助。

有时那种一个团队都需要一周时间完成的艰巨任务,他甚至两天就能解决,这就是“工作能力强+可靠可信”的典型案例。

时间长了,口碑上去了,遇到什么问题还没来得及走内部流程,同事们很快就会响应、帮忙,甚至还有完全不认识的人跑过来联系。

这样的人,在哪里干不好?又怎么会担心所谓的“35岁职场危机”?

“吃亏是福”在当代仍有道理,但绝不代表要当老好人。

碰到不靠谱的,也要心里有数,多跟靠谱的人交流,自然更容易建立长期稳固的人际关系,这是减量,更是增量。

当然,这么干的前提是能力够强、积累够深。

年轻的时候,多花时间钻研工作,要比短暂的热闹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