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国办7月19日发文支持民营经济的同时,各地密集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全国“统一动作”的背后,是对经济恢复的基础的进一步加固。从根本上说,这种恢复取决于1.7亿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了当前的困难挑战:国内需求不足(人们兜里缺钱)、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比如民营企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大(比如城投债)、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比如俄乌、中美)。
会议提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尤其是民营企业,对这种波浪和曲折的感受尤为深刻。
即便如此,只要有一线机会,就没有哪家企业真的愿意选择“躺平”。想方设法活下来,争取逆风翻盘——抱定这样想法的企业,也在持续创造着经济发展的奇迹。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期。
能否顺利渡过难关,一方面看政策,这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也有赖于各种扶持政策的延续。另一方面,也要看企业和企业家,看企业的耐力和韧性,也看企业家的敏锐眼光和迅速反应。因为企业和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他们坚守,就能稳住就业,进而稳住经济大盘。
《招商人的上半年,招商人的下半年》一文提到了上半年“企业投资的谨小慎微”,以及“政府招商人员的加倍努力”。
但抛去情绪因素,对企业来说,怨天尤人没有意义。坐等政策,不如主动调整。
经济学家许小年一针见血:
今天的企业界之所以会弥漫着悲观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代企业家没有经历过经济下行的时代。
回望改革开放初期那一代企业家,他们身处的环境更为恶劣,所处的市场也比现在小得多。
如果说他们可以生存下来,蓬勃发展到今天,现在的企业家为什么不可以?
如果进一步拉长时间周期,很多国际巨头的崛起和逆袭,也都发生在“危难之秋”。
1994年墨西哥遭遇经济危机,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缩减在墨西哥的投资,可口可乐却趁机加大投资力度,业绩空前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销量大幅下滑,但是法国欧莱雅销售额逆势增长,日本资生堂、优衣库也在这一年迎来爆发。
经济学界有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公司将没有利润,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企业家精神。不确定性在改变预期的同时,也会打破均衡的秩序,给那些时刻做好准备的企业逆势翻盘的机会。
况且,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任何一丁点改变,都可能成为引发新机会乃至新变革的蝴蝶效应。1.7亿分之一的任何一次努力,都将汇聚成经济恢复的强劲脉动。
所以,不管多么微小的市场主体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低估这些看似薄弱的力量的每一次奋起。此时此刻的企业需要更多呵护,请珍惜1.7亿分之一的努力。
当万千企业和企业家敢干、敢闯、敢投,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对那个最好结果充满期待。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400-115-0199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